第(1/3)页 “mvp!mvp!” 林影上罚球线的时候,现场已经开始响起主场球迷的欢呼声。 球迷看到了科尔的执教能力,也看到了林影过去这段在攻防两端的统治力。。。 教练的战术要想成功,和有没有适配的球员关系太大了。 菲尔·杰克逊和乔丹、科比;斯隆和马龙、斯托克顿;德安东尼和纳什、小斯;阿德尔曼和韦伯、迪瓦茨等等。 没有林影,科尔的这些战术要想实现,估计得换支球队才行。 不过林影和很多球员都不太一样。 无论是卡尔的高速往返,还是金特里的攻守均衡,又或者是斯隆的挡拆,包括科尔现在的过渡版无限换防,他全都能适配上。 他更像是个多孔插座,可以适配多种插头。 这也是一种容易被忽略,但也非常可怕的能力。 “唰!” 球迷的欢呼声中,林影的加罚命中。 18比21。 篮网队反过来领先了骑士队3分。 而且下一个回合,林影的协防又一次逼迫欧文把球传给了史密斯。 史密斯被迫用他不擅长的中距离投篮出手。 篮球砸框而出,篮板球被易建联保护下来,篮网队再次打出防守反击。 巴特勒持球一条龙快攻得分。 分差,来到了5分! 基德伸手叫了暂停! 科尔这时候异常兴奋,主动走到替补席最前沿,和下场的队员们挨个击掌,然后重复说着“干得好”。 他真的很擅长这种和球员相处的细节。 暂停回来,两边都有换人。 骑士队那边换下霍伊斯,换上了香珀特。 香珀特是骑士交易截止日用迈尔斯和选秀权从76人交易来的。 篮网队这边则是一口气换上利文斯顿、jr·史密斯和格兰杰,换下德隆、巴特勒和约翰逊。 基德见招拆招也用起无中锋阵容,科尔则是把轮换扩得很大。 两个年轻教练的交锋,却让人感觉到了高手之间的那种对弈感。 新生代教练的崛起让人兴奋。 暂停回来,骑士队不只是换人,打法也变了。 其他人所有人拉开空间,包括哈登也落到弱侧,直接让欧文持球单挑。 利文斯顿身高臂长,防守条件出色,不过欧文的球感和节奏太强了。 他胯下变向,突破贴近对抗,急停转身后仰,利文斯顿已经失去了防守位置。 “唰!” 篮球丝滑坠框! 巅峰时期的欧文被球迷称为“进攻博物馆”,说的是他精通外线进攻手段且把握性很强,单挑的一把好手。 现在的他虽然还没到巅峰,但已经能闻到那种味儿。 林影这时候直接在低位接球。 科尔的临场经验肯定没卡尔丰富,不过和沃肯迪恩想的一样,即便是卡尔在,场上很多细节林影会自动去处理,不用主教练去事无巨细的微操。 比如骑士队这个时候场上没中锋,内线防守薄弱,他直接就在低位要球。 林影接球,骑士队高执行力迅速夹击。 林影却是已经往底线一个转身,然后沿着底线一路突破到篮下,一个跳起后的拉杆滑翔反扣把球砸进篮筐! 现场一阵欢呼声。 因为德隆迟迟没进入状态,林影比预计中更早的进入了得分模式。 这对篮网来说不一定是好事,但就球迷而言,看的很爽! 谁不喜欢看超级巨星的得分表演! 然后,欧文回过头来一个山姆高德突破利文斯顿,杀到篮下飞身挑篮。 虽然球最后没打进,但是成功造成了利文斯顿的打手犯规! 欧文的两罚也稳稳命中。 这一段,他是和林影飚上分了! 而且骑士队的进攻层次也在这一段得到充分展现。 哈登是持球大核心,进攻会主要围绕他展开。 但是当他体能消耗,或者效果并没有那么好的时候,球就会集中到欧文手上,让欧文利用出色的单打能力去续分。 至于这个时候,哈登仍然留在场上,但是在弱侧牵制防守,让对手不敢轻易去夹击。 而且欧文的单打也和上赛季有明显变化,他的进攻终结更加迅速,这可以让他减少被夹击的风险,从而掩盖住传球能力相对弱的点。 这一些的改变除了两人个人实力的变化外,基德的执教也是关键点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