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最后的热身结束,比赛很快开打。 上半场的比赛过程和前面两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。 篮网队并没有说因为卡尔的回归就改变打法,双方在上半场也依旧打的平分秋色。 甚至,尼克斯队还占了一些上风。 半场结束,场上的比分是55比50。 这个结果也让篮网的球迷有些躁动。 本来他们是期待卡尔回归之后篮网能一举扭转颓势。 但事实证明,尽管卡尔在细节操作上要比科尔经验丰富不少,但是在角色球员没爆发的情况下,这并没有能影响场上局势。。 或者可以换一种说法,尼克斯队整体实力确实要更优于篮网队。 这也是合理的。 尼克斯这种2k里面不开强制交易都能组不出来的阵容,要不是上赛季里弗斯实在是战术过于单调,上赛季就应该冠了。 好在中场休息的时候,斯威夫特出来抽签名cd,让球迷那种焦虑的心情缓和了很多。 半场休息归来,摄影师第一时间把镜头给到篮网队的教练“男团”。 让人意外的是,四个教练脸上都没有想象中的那种紧张感,反倒是轻松中带有一丝期待。 这让人疑惑的同时也不由得有些期待。 难道是篮网队在中场时研究出了什么对付尼克斯队的策略? 下半场回来,双方都没有调整首发阵容。 开场尼克斯队先攻。 他们的打法一样丰富,强弱侧的配合,创造尽可能好的得分机会。 只不过他们这次配合并没有成功。 因为篮网队突然增加了防守强度,完全不考虑体能消耗的那种防守方式。 韦德最后强攻遭到巴特勒和钱德勒的围追堵截偏筐而出,林影回缩收下了防守篮板。 不过篮网队并没有能直接得分,因为他们快攻到前场的时候,尼克斯的退防也已经到位了。 这要是换做一般球队,篮网队的高速往返已经直接得分,但尼克斯队这赛季显然不是一般球队。 然后,林影乘着尼克斯队防守立足未稳,一个快速的突破杀进内线。 尼克斯队本能的收缩,林影分球给到右侧三分线的巴特勒。 巴特勒的三分出手。 “噹!” 稍微可惜了一些。 博古特篮下成功保护住防守篮板。 他转头想要上球,却发现篮网队转眼的功夫,包括林影在内已经全都退回到了后场! 然后,尼克斯队前场的一波配合又没打成! 进攻时间所剩不多的情况下,球被给到了高位的波什单打。 然后,波什被夹击了。 因为来不及传球,他选择了往底线的转身后仰出手。 “啪!” 只是他还没把球举起来,就被林影一把把球给掏掉! 篮网队打出快攻,巴特勒这次把握住机会,接球后飞奔到前场的扣篮得分! 现场摄影师给到了场边斯隆的特写镜头。 不为别的,因为这感觉很熟悉。 当年篮网队可是有一个标志性的“布鲁克林时间”,又称“死亡第三节”。 那说的就是篮网队会在第三节发力,通过超高强度的防守来杀死比赛。 那时候篮网队的对手,可是经常在第三节得分不上双的。 虽说现在斯隆不是主教练了,但篮网队在第三节使用的阵容是一模一样的。 在看到镜头中的斯隆后,球迷脑海中的部分回忆被唤醒, 然后也明白为什么篮网队的教练“男团”会是那样的表情。 斯隆来了, 把“死亡第三节”带回来了! 第三节的前六分钟, 篮网队的打法确实和球迷预料的一样。 这也成功奏效了。 因为突然增加的防守强度让尼克斯队的队员很不适应。 尽管莱利的细节调整很到位,但是这支篮网队的防守实力确实一直在线。 德隆和约翰逊先不说,林影、巴特勒、钱德勒这都是最佳防阵级别的。 而且这支尼克斯队的构成在进攻端也是有缺陷的, 他们外线投篮能力一般。 这时候场上的比分是59比60。 尽管篮网队的涨分速度也不快,但他们还是凭借着这样的方式反超了比分。 现场摄影师这次给到了尼克斯队替补席, 给到了莱利镜头。 莱利在伸手搓着鼻子, 这是紧张的表现。 很明显, 篮网队这一段表现,让莱利也意识到斯隆还在篮网队。 当初那种“阴魂不散”的感觉又来了! “嘟!” 第(1/3)页